词语词典网 >诗词古文>泷冈阡表原文和赏析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
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
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
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
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
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
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
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
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
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
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
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
”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
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泷冈阡表》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lóng gāng qiān biǎo
泷冈阡表

wū hū! wéi wǒ huáng kǎo chóng gōng, bo jí yú lóng gāng zhī liù shí nián, qí zi xiū shǐ kè biǎo yú qí qiān.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fēi gǎn huǎn yě, gài yǒu dài yě.
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xiū bù xìng, shēng sì suì ér gū.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tài fū rén shǒu jié zì shì jū qióng, zì lì yú yī shí, yǐ zhǎng yǐ jiào bǐ zhì yú chéng rén.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tài fū rén gào zhī yuē: rǔ fù wèi lì lián, ér hào shī yǔ, xǐ bīn kè qí fèng lù suī báo, cháng bù shǐ yǒu y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yuē:" wú yǐ shì wèi wǒ lèi.
曰:“毋以是为我累。
" gù qí wáng yě, wú yī wǎ zhī fù, yī lǒng zhī zhí, yǐ bì ér wéi shēng wú hé shì ér néng zì shǒu xié? wú yú rǔ fù, zhī qí yī èr, yǐ yǒu dài yú rǔ yě.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zì wú wèi rǔ jiā fù, bù jí shì wú gū rán zhī rǔ fù zhī néng yǎng yě.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rǔ gū ér yòu, wú bù néng zhī rǔ zhī bì yǒu lì rán zhī rǔ fù zhī bì jiāng yǒu hòu yě.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wú zhī shǐ guī yě, rǔ fù miǎn yú mǔ sāng fāng yú nián, suì shí jì sì, zé bì tì qì, yuē:" jì ér fēng, bù rú yǎng zhī báo yě.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 jiān yù jiǔ shí, zé yòu tì qì, yuē:" xī cháng bù zú, ér jīn yǒu yú, qí hé jí yě!" wú shǐ yī èr jiàn zhī, yǐ wéi xīn miǎn yú sàng shì rán ěr.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jì ér qí hòu cháng rán, zhì qí zhōng shēn, wèi cháng bù rán.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wú suī bù jí shì gū, ér yǐ cǐ zhī rǔ fù zhī néng yǎng yě.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rǔ fù wèi lì, cháng yè zhú zhì guān shū, lǚ fèi ér tàn.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wú wèn zhī, zé yuē:" cǐ sǐ yù yě, wǒ qiú qí shēng bù dé ěr.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 wú yuē:" shēng kě qiú hū?" yuē:" qiú qí shēng ér bù dé, zé sǐ zhě yǔ wǒ jiē wú hèn yě shěn qiú ér yǒu de xié, yǐ qí yǒu de, zé zhī bù qiú ér sǐ zhě yǒu hèn yě.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fū cháng qiú qí shēng, yóu shī zhī sǐ, ér shì cháng qiú qí sǐ yě.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 huí gù rǔ zhě jiàn rǔ ér lì yú páng, yīn zhǐ ér tàn, yuē:" shù zhě wèi wǒ suì xíng zài xū jiāng sǐ, shǐ qí yán rán, wú bù jí jiàn ér zhī lì yě, hòu dāng yǐ wǒ yǔ gào zhī.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 qí píng jū jiào tā zǐ dì, cháng yòng cǐ yǔ, wú ěr shú yān, gù néng xiáng yě.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qí shī yú wài shì, wú bù néng zhī qí jū yú jiā, wú suǒ jīn shì, ér suǒ wéi rú cǐ, shì zhēn fā yú zhōng zhě xié! wū hū! qí xīn hòu yú rén zhě xié! cǐ wú zhī rǔ fù zhī bì jiāng yǒu hòu yě.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rǔ qí miǎn zhī! fū yǎng bù bì fēng, yào yú xiào lì suī bù dé bó yú wù, yào qí xīn zhī hòu yú rén.
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wú bù néng jiào rǔ, cǐ rǔ fù zhī zhì yě.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 xiū qì ér zhì zhī, bù gǎn wàng.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xiān gōng shǎo gū lì xué, xián píng sān nián jìn shì jí dì, wèi dào zhōu pàn guān, sì mián èr zhōu tuī guān yòu wèi tài zhōu pàn guān.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
xiǎng nián wǔ shí yǒu jiǔ, zàng shā xī zhī lóng gāng.
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tài fū rén xìng zhèng shì, kǎo huì dé yí, shì wèi jiāng nán míng zú.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
tài fū rén gōng jiǎn rén ài ér yǒu lǐ chū fēng fú chāng xiàn tài jūn, jìn fēng lè ān ān kāng péng chéng sān jùn tài jūn.
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zì qí jiā shǎo wēi shí, zhì qí jiā yǐ jiǎn yuē, qí hòu cháng bù shǐ guò zhī, yuē:" wú ér bù néng gǒu hé yú shì, jiǎn bó suǒ yǐ jū huàn nàn yě.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 qí hòu xiū biǎn yí líng, tài fū rén yán xiào zì ruò, yuē:" rǔ jiā gù pín jiàn yě, wú chù zhī yǒu sù yǐ.
”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
rǔ néng ān zhī, wú yì ān yǐ.
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 zì xiān gōng zhī wáng èr shí nián, xiū shǐ dé lù ér yǎng.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
yòu shí yǒu èr nián, liè guān yú cháo, shǐ dé zèng fēng qí qīn.
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
yòu shí nián, xiū wéi lóng tú gé zhí xué shì, shàng shū lì bù láng zhōng, liú shǒu nán jīng, tài fū rén yǐ jí zhōng yú guān shě, xiǎng nián qī shí yǒu èr.
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yòu bā nián, xiū yǐ fēi cái rù fù shū mì, suì cān zhèng shì, yòu qī nián ér bà.
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
zì dēng èr fǔ, tiān zǐ tuī ēn, bāo qí sān shì, gài zì jiā yòu yǐ lái, féng guó dà qìng, bì jiā chǒng xī.
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
huáng zēng zǔ fǔ jūn lèi zèng jīn zǐ guāng lù dài fu tài shī zhōng shū lìng zēng zǔ bǐ lèi fēng chǔ guó tài fū rén.
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
huáng zǔ fǔ jūn lèi zèng jīn zǐ guāng lù dài fu tài shī zhōng shū lìng jiān shàng shū lìng, zǔ bǐ lèi fēng wú guó tài fū rén.
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
huáng kǎo chóng gōng lèi zèng jīn zǐ guāng lù dài fu tài shī zhōng shū lìng jiān shàng shū lìng.
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huáng bǐ lèi fēng yuè guó tài fū rén.
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
jīn shàng chū jiāo, huáng kǎo cì jué wèi chóng guó gōng, tài fū rén jìn hào wèi guó.
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yú shì xiǎo zi xiū qì ér yán yuē:" wū hū! wéi shàn wú bù bào, ér chí sù yǒu shí, cǐ lǐ zhī cháng yě.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
wéi wǒ zǔ kǎo, jī shàn chéng dé, yí xiǎng qí lóng, suī bù kè yǒu yú qí gōng, ér cì jué shòu fēng, xiǎn róng bāo dà, shí yǒu sān cháo zhī xī mìng, shì zú yǐ biǎo jiàn yú hòu shì, ér bì lài qí zǐ sūn yǐ.
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
" nǎi liè qí shì pǔ, jù kè yú bēi, jì yòu zài wǒ huáng kǎo chóng gōng zhī yí xùn, tài fū rén zhī suǒ yǐ jiào, ér yǒu dài yú xiū zhě, bìng jiē yú qiān.
”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
bǐ zhī fū xiǎo zi xiū zhī dé bó néng xiǎn, zāo shí qiè wèi, ér xìng quán dà jié, bù rǔ qí xiān zhě, qí lái yǒu zì.
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xī níng sān nián, suì cì gēng xū, sì yuè xīn yǒu shuò, shí yǒu wǔ rì yǐ hài, nán tuī chéng bǎo dé chóng rén yì dài gōng chén, guān wén diàn xué shì, tè jìn, xíng bīng bù shàng shū, zhī qīng zhōu jūn zhōu shì, jiān guǎn nèi quàn nóng shǐ, chōng jīng dōng lù ān fǔ shǐ, shàng zhù guó, lè ān jùn kāi guó gōng, shí yì sì qiān sān bǎi hù, shí shí fēng yī qiān èr bǎi hù, xiū biǎo.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译文注释

《泷冈阡表》的诗词大意

噢!我先父崇国公,在泷冈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他的儿子修才能够在他的田地。
不敢放松了,因为有所等待啊。
修不到,生四岁丧父。
太夫人守节发誓;在研究,自然力在衣食,以长来教导使我长大成人。
太夫人告诉他说:你父亲为官清廉,而喜欢施舍,他喜欢宾客;他的俸禄微薄,常不让有多。
说:“不要认为这是我多次。
”所以它灭亡的原因,没有一片瓦的颠覆,一垄的植物,以庇护而生活;我靠什么自守吗?我对你父亲,知其一二,以等待在你的。
自从我成为你家的媳妇,不等到事情我姑;但我知道你父亲的能养啊。
你自幼失去父亲,我不知道你将来有立;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后来的。
我的刚回来的,你的父亲母亲守孝刚一年,一年四季祭祀,就一定会流泪,说:“祭而丰富,不如养的少了。
”间御酒吃,也会流泪,说:“过去常常不足,而现在有多,他怎么来得及呢!”我才一两见他,认为新免于丧碰巧罢了。
不久以后经常这样,到他终身,从来没有这样。
我虽然不及侍奉婆婆,而在这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的。
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晚照治官书,多次失败而叹息。我问他
,那么说:“这是死在监狱的,我求他生不得到你。
”我说:“你可以去吧?”他说:“求其生而不能,那死去的人和我都没有遗憾的;何况求而有可能吗,因为它有可能,就知道不求而死亡的有遗憾的。
丈夫经常要求他的生,就像失去的死,而人们经常要求他死了。
”回头看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叹息,说:“算命的说我一行在戌准备死亡,假使他的话但,我见不到孩子的立了,以后要把我的话告诉他们。
”其教育其他晚辈,经常用这句话,我听惯了,所以不能详细的。
他在外面工作,我不知道;他在家里,从不装腔作势,而所为如此,这是发自内心的邪恶!噢!他的心比仁慈的人吗!这就是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后来的。
你好自为之!养护不必定丰收,要在孝;利虽然不能博在物,要他心的厚度在仁。
我不能教你,这是你父亲的意思。
”修哭泣而志的,我不能忘记。
先公少我努力学习,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棉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
享年五十九岁,葬在沙溪的泷冈。
太夫人姓郑家,父亲名德仪,世代为江南名族。
太夫人谦恭仁爱而有礼;起初封为福昌县太君,进封为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从他家少微时,治理好自己的家以节俭,此后经常不使过的,说:“我的儿子不能苟同于世,俭朴是用来在患难时。
”后来我被贬夷陵,太夫人有说有笑,说:“你家所以贫贱呢,我处有白色的了。
你能安全的,我也怎么了。
”从先父死后二十年,我才得到俸禄而饲养。
又有十二年,百官在朝廷烈,开始得到赠封双亲。
又十年,我担任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在南京,太夫人因病死于官邸,享年七十二岁。
又八年,我以不才能进入枢密副,于是参政事,又七年而结束。
自登二府,天子施恩,褒奖三代,自从仁宗嘉佑年间以来,每逢国家大庆,一定要加以赐恩。
曾祖父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母累赠为楚国太夫人。
皇祖累赠为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母累赠为吴国太夫人。
先父崇国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皇祖母累赠为南越国太夫人。
皇上初次郊,皇父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为魏国。
在这小儿子修哭着说:“唉!!做善事无不报,而速度有时间,这是必然的道理。
我们祖先,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应该享有其隆,虽然他们在有生之年不能,而赐爵受封,显荣耀赞美大,实际上有三朝的锡命,这足以显扬于后世,而庇护他的子孙了。
”就将其世谱,详细刻在石碑,既然又载我先父崇国公的遣训,太夫人的教育,而有修养的人待在,都写在阡。
让他们知道我儿子修的德薄不能少,碰巧我位,而侥幸保全大的节日,不侮辱了他的祖先的,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庚戌年,四月初一日,十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代理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邑一千二百户,修表。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