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黠鼠赋》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xiá shǔ fù
黠鼠赋
译文注释
《黠鼠赋》的诗词大意
我夜里坐(在床边休息),听见有只老鼠正在咬(东西)。捶床而阻止了他,声音已经停止了,又发出声音。
使儿童照的,有(个)袋子里面是空的。
很很聱聱,从袋子里发出。
说:“唉!这只老鼠被关在里面不能离开。
”出发去看的,静静得什么也没有,(童子)拿起蜡烛来寻找,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
童子惊讶地说:“这正在咬了,而就死了?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有鬼吗?”覆盖而出的,老鼠一落地就跑了,即使有身手再敏捷的人也来不及动手去抓(它),没有人注意他的手。
我感叹说:“真奇怪,这只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是坚固的,老鼠是不能够钻洞的。
所以不咬,咬,用声音招引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用死的假象(来)谋求逃脱。
我听说有生,没有什么动物比人更有智慧的了。
驯龙砍蛟,捉取神龟、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并且统治他们,最终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诡计中,惊如果兔子在处女,(这里面)人的智慧(又表现)在哪里呢?”我坐下来,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
如果有告诉我的,说:“你是个博学强记的,但还是离道很远,没有一个在你而二在物,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
人能打破价值千金的璧就不能没有失去声音在破釜,能捕捉老虎不能没有改变颜色在蜂蝎,这是不专一的结果。
说出来对你就忘记了吗!”我低头暗笑,仰起身子又醒悟了。
让童子拿笔,记得我的作。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