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杜君曰:“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
而狱中为老监者四,监五室,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
每薄暮下管键,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
狱中成法,质明启钥,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
又可怪者,大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或随有瘳,其骈死,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
”余曰:“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杜君曰:“迩年狱讼,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
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
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
”余伏见圣上好生之德,同于往圣。
每质狱词,必于死中求其生,而无辜者乃至此。
傥仁人君子为上昌言:除死刑及发塞外重犯,其轻系及牵连未结正者,别置一所以羁之,手足毋械。
所全活可数计哉?或曰:“狱旧有室五,名曰现监,讼而未结正者居之。
傥举旧典,可小补也。
杜君曰:“上推恩,凡职官居板屋。
今贫者转系老监,而大盗有居板屋者。
此中可细诘哉!不若别置一所,为拔本塞源之道也。
”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
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
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
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
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
”唯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余尝就老胥而问焉:“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
”主梏扑者亦然。
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一人予三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
或叩之曰:“罪人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曰:“无差,谁为多与者?”孟子曰:“术不可不慎。
”信夫!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狱词上,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
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
”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其同事者曰:“是可欺死者,而不能欺主谳者,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
”胥某笑曰:“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则吾辈终无死道也。
”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
主者口呿舌挢,终不敢诘。
余在狱,犹见某姓,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
”胥某一夕暴卒,众皆以为冥谪云。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吏因以巧法。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
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
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
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
康熙四十八年,以赦出。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
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
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
五十一年,复援赦减等谪戍,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
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杜君曰:“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
而狱中为老监者四,监五室,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
每薄暮下管键,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
狱中成法,质明启钥,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
又可怪者,大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或随有瘳,其骈死,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
”余曰:“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杜君曰:“迩年狱讼,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
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
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
”余伏见圣上好生之德,同于往圣。
每质狱词,必于死中求其生,而无辜者乃至此。
傥仁人君子为上昌言:除死刑及发塞外重犯,其轻系及牵连未结正者,别置一所以羁之,手足毋械。
所全活可数计哉?或曰:“狱旧有室五,名曰现监,讼而未结正者居之。
傥举旧典,可小补也。
杜君曰:“上推恩,凡职官居板屋。
今贫者转系老监,而大盗有居板屋者。
此中可细诘哉!不若别置一所,为拔本塞源之道也。
”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
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
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
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
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
”唯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余尝就老胥而问焉:“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
”主梏扑者亦然。
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一人予三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
或叩之曰:“罪人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曰:“无差,谁为多与者?”孟子曰:“术不可不慎。
”信夫!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狱词上,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
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
”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其同事者曰:“是可欺死者,而不能欺主谳者,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
”胥某笑曰:“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则吾辈终无死道也。
”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
主者口呿舌挢,终不敢诘。
余在狱,犹见某姓,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
”胥某一夕暴卒,众皆以为冥谪云。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吏因以巧法。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
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
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
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
康熙四十八年,以赦出。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
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
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
五十一年,复援赦减等谪戍,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
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
《狱中杂记》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yù zhōng zá jì
狱中杂记
译文注释
《狱中杂记》的诗词大意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我在刑部监狱,见死而从洞中出来的,每天有三四个人。有洪洞县令杜君的,作地说:“这是瘟疫发生的原因。
现在天时正常,死的人还不多,往年多到一天几十人。
”我问所用。
杜君说:“这病易传染,遇到的人虽然亲属不敢同睡起来。
而案件中为四个老监,监五室,禁止最终在中央,窗户的前面用通明,屋顶有窗以达气。
旁边四室是没有的,而被关押的囚犯常二百多。
每天傍晚下管键,屎尿都关闭其中,与饮食的气相薄,又隆冬季,贫穷的人在地上睡觉,春气动,很少有不生病了。
监狱中成功法,天亮钥匙,正在夜中,活人和死人脚挨脚顶就睡,没有可以旋转离开,这是因为传染众人的。
又奇怪的,大盗贼积贼,杀人重罪,精气特别旺,这是不到十分之一二染,有时伴随有好转,那些接连死去,都轻以及受牵连作证法所做不到的。
”我说:“京城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为什么刑部监狱关押的犯人如此之多?杜君说”:“近年诉讼,案情较重,京兆、五城就不敢决断;又有九门提督所搜捕纠问,都归刑部;而十四司正副郎官喜欢的人和书吏、狱官、禁卒,都利系的多,很少有牵连,一定要多方招致。
苟且进监狱,不管有罪无罪,一定要戴上手铐脚镣,在老监,使痛苦难以忍受,然后引导来保护,出居在外,根据其家庭的所有认为剂,而官与吏剖分了。
中产以上,都枯竭资本提供担保;他在‘求解脱枷锁住在监狱外木板,费用也是几十金;只有最贫穷无依,就械系不稍宽,为标准来警告其他。
或同系,情罪重的,反出在外,而轻的、无辜的遭受毒气。
积忧愤,吃睡不正常,当病,又没有医药,所以往往到死。
”我见皇上好生之德,和以往圣人。
每次人质案件词,必须在死中求其生,而无辜的人就到这里。
倘若仁人君子向皇上说:除死刑以及从塞外重罪犯,他轻以及受牵连没有结案定罪的人,另外设置一座监狱,手脚不要用。
所救活可数计算的吗?有人说:“监狱原有室五,名叫现监,诉讼而没有结案定罪的人居住的。
倘若整个旧典,可小补呢。
杜君说:“上推恩,凡是官员住板屋。
现在贫穷的转向系老监,而大盗贼有住板屋的。
此中可仔细问一下吗!不如另外设置一所,为拔除根本堵塞源头的途径。
”我同是朱老头、多生及在狱中的同官僧某人,遭遇瘟疫而死,都不应该受到惩罚。
又有某人以不孝控告他的儿子,左右邻居被戴上刑具关进老监,呼叫到天亮。
我感了,以杜君说泛审问的,大家说的都一样,于是在书。
所有死刑案件上,行刑者先等候在门外,使他的同伙进去勒索财物,叫做“斯罗”。
有钱的人就对他的亲属,贫穷就当面告诉他。
他的死刑,说:“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脱尽,心还没死。
”他上吊自杀,说:“顺我,一绞就死;否则,三上吊加别的刑具,然后得死。
”只有死刑不能要,然而人质的头。
用这,富的用上百金,贫穷也把衣服;绝没有的,就治的象所说的话。
主捆绑的人也是这样,不如所想,捆绑时就先折断筋骨。
每年大决,勾的十四三,留下的有十之六七,都被捆绑到西市待命。
他被捆绑的人,即使侥幸留,病了几个月才痊愈,有的竟然成顽疾。
我曾到老我并问他:“他在刑事的、被捆绑的人,不是相互对立的,希望得到了;果然没有发生,最终也逐渐宽松的,不是仁慈吗?”他说:“这是立法来警告其他,而且鉴于后裔;不这样,那么有人侥幸心理。
”牌上扑的人也是这样。
同我一起到用木审讯者三人:一个人我三十金,骨微损伤,病间月;一个倍的,伤害皮肤,二十天就好;一个六倍,当晚走路像平常。有人问他说
:“犯罪人有没有不均,既各有能,为什么一定要用多少为等级?”他说:“没有差别,谁愿意多与人?”孟子说:“技术不可不慎重。
”相信丈夫!老吏部中,家里藏有伪造的印章,公文下发给省,很多潜在改变的,增加或减少要告诉,执行的人没有区别。
他的报告当移动关诸部,还不敢这样。
功令:大盗没有杀人和其他犯同谋多人,只要主谋一两个人站在;我经过秋审都减等发配。
狱词上,其中有立即处决的,行刑人先等候在门外。
命令下,于是绑出来,不只是时刻。
有某姓兄弟来把持公仓,法律应立即决定,案件判决了,某狱吏对他说:“给我千金,我生如果。
”问他有什么办法,说:“这不难,本章分别详细,狱词没有改变,取案末单独没有亲戚的人改变你的名字,等上奏时偷偷换了而已。
”他的同事说:“这可以欺骗死去的人,而不能欺骗主审官,如果再请他,我们没有活路了。
”某狱吏笑着说:“又请他,我们没有活,但主审官也各自离去。
那不能把两人的命运改变了官,那么我们终究没有死的道理。
”最终实现的,根据最后两人立即决定。
主的口张舌翘,始终不敢问。
我在监狱里,还发现某姓,监狱中的人都指着说:“这是因为某某人换下他们的脑袋的人。
”都某一晚上突然去世,大家都认为黑暗滴说。
凡杀人,狱词没有预谋、故意的,经秋审归入矜疑,就可以免于一死。吏因此技巧方法。
有郭四者,所有四个杀人,又以矜疑减等,随遇赦。
将出现,每天和他的同伙饮酒唱歌到天明。
或者问他过去的事,一个详细描述的,扬扬得意,如果自我夸耀。
唉!邪恶狱吏忍心于贪赃枉法,没有责任的;而道路不明确,良吏也多以解人在死后被成功,而不求他的情,他的无辜人民的也太过分了吗!奸民久在监狱,与狱吏内外,很有盈余。
山阴县有个姓李因杀人下狱,每年导致数百金。
康熙四十八年,以释放。
过了几个月,寂寞无聊。
他家乡有杀人的,利用代承的。
因为律不是故意杀人,必须长期关押,最终没有死法啊。
五十一年,又遇大赦援例减罪充军,感叹说:“我再也不能进这了!”所以体例:被充军的犯人要转到顺天府监狱等候。
当时正在冬季停止派遣,李详细情况要求在监狱等候春天遣送,到第三,没有得到批准,惆怅而出。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