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西周繫年異同表 干支丙戌 公元前935年

西周繫年異同表 干支丙戌 公元前935年

朝 代 支配者 今本
竹書
外紀
通誌
經世
通考
翦伯贊 董作賓 范文瀾 陳夢家 丁 山 吳其昌 陸、林 張汝舟
穆 王 28   42  42 31 29   
懿 王  2         2
共 王   12      12 12 
孝 王     20      

西周諸侯年表(陸、林考訂)

國 名 政權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 政 者 備 注
慈因 營丘  癸公  66  約在是年卒
  上蔡  宫侯  13  約在是年卒
陶丘  伯侯  50  
曲阜  獻公  17  
伯 朝歌     
熊楊 丹陽    12  
商丘  涽公   
     172  
     188  
     188  
  宛丘    188  
     93  河南
     93  山東
  滕縣    93  山東
  邢臺    93  河北
東虢  滎陽    93  
  雍丘    188  
     188  
     188  
  平陸    93  

月曆表(建子)               3779—384—1380268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25       (5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31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9
26   (5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28
27     (2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29
28      (5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28
29 (2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27
30  (5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26
31    (2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25
32     (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24
33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22
34 (5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22
35 十一   (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20
36 十二    (4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20

大事記

齊癸公約在是年卒。曹宮伯侯約在是年卒。衛伯(嗣伯子)元年。宋涽公共(丁公子)元年。

董作賓以金文考訂月,孝王二十年。《休盤》:“佳二十年,正月既望甲戌,王在周康宫。”(周金文存卷三)


猜你喜欢

  • 打新衣

    亦称“打衣角”。门巴族祈求避灾的民间习俗。流行于西藏门巴族部分地区。穿上新衣的当天,要背一竹筒清水将衣服的一角打湿。意在免除今后家里发生火灾。

  • 太王陵

    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十里洞沟河畔,地处禹山南麓的岗地上。是高句丽第十九代永乐太王谈德的陵墓。谈德是高句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的统治者,薨于公元412年,陵墓当建于4世纪末或5世纪初。规模宏大。共计十六级阶坛,每边长65米,高14米。墓室建在第十六级阶坛宽阔的平台的中央。墓室中构筑一精致石椁,石椁中有两铺棺床。是高句丽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在吉林省集安市区东5千米处。洞沟古墓群著名古墓之一。为高句丽第十九代永乐

  • 戴德

    字延君,西汉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与兄子圣同向后苍学《礼》,宣帝时,立为博士,为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称“大戴”。曾任信都王太傅,故又称“太傅礼”。编有《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为古代各种有关礼仪论述的集录。(、)西汉梁人,字延君。与从子戴圣同学《礼》于后苍。为信都王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世称“大戴”。为当时今文《礼》大戴学开创者。曾选集古代有关礼仪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存残

  • 博带峨冠

    见“高冠博带”。 【检索博带峨冠 ==>】 古籍全文检索:博带峨冠     全站站内检索:博带峨冠

  • 邓禹

    2—58 东汉初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字仲华。少游学长安,与刘秀友善。新莽败亡后往投刘秀,劝其以河北为基地,收揽民心,待机取天下,以此深得信任。后率军镇压铜马起义军。又以前将军破更始将王匡、成丹诸部于河东。刘秀称帝,拜大司徒,封酂侯。旋渡河入关,多方招降,所部

  • 毕士安

    【生卒】:938—1005宋代州云中人,徙居郑州,原名士元,字舜举,改字仁叟。太祖乾德四年进士。历监察御史、知制诰、翰林学士。真宗景德初,契丹谋入境,应诏陈选将、饷兵、理财之策,被采纳。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旋拜平章事。真宗赴澶渊亲征,士安扶疾从。和议既成,择良将守边,许通互市,量时制法,次第施行。卒谥文简。有文集。

  • 昂可剌河

    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中下游及其东支流安加拉河。《元史地理志》: “吉利吉思者,……谦河经其中,西北流,又西南有水曰阿浦,东北有水曰玉须,皆巨浸也,会于谦而注于昂可剌河,北入于海。”元有昂可剌部居此,因水为名。 古水名。即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支流安加拉河及其合流

  • 李商隐研究

    吴调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李商隐诗歌创作的专著。全书分为九章,综合论述李商隐的生平思想、审美理想、义山诗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艺术风格及其渊源等问题。作者把义山诗置于晚唐文学的大系统中,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剖析研究,特别善于运用我国古代诗论通过揣摩意境、韵味对诗歌作擘肌入理地赏析的传统方法,揭示商隐诗的美学意蕴。视野宏通,反映了作者深厚的艺术理论素养;文字亦优美隽

  • 罗星长官司

    元至元十八年 (1281) 置,属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八十里罗渡苗族乡 (罗星场)。后废。

  • 挥翰临池

    《晋书.虞溥传》:“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晋卫恒《四体书势》谓东汉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翰:鸟毛,借称毛笔。挥翰借指挥毫。临池,指写字。后因以“挥翰临池”用为运笔书写毛笔字的典故,清.曾朴《孽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