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门市

海门市

在江苏省东南部,南临长江,东北濒黄海。南通市代管。面积1149平方千米。人口102.3万。辖21镇、1乡。市人民政府驻海门镇。古为江中沙洲,后逐渐淤涨与北岸相连。本海陵县东洲镇。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置县,治今启东市东北南阳村附近。因地处长江入海之门户,故名海门。《大明一统志》:海门县“以僻在海隅,因名”。元末江岸崩坍,县治屡迁。明正德年间寄治通州。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废,省入通州为静海乡。后江岸再次淤涨,土地日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置海门直隶厅,设治茅家镇(今海门镇)。1912年复为海门县。1914年属沪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9年属苏北行署区南通专区,1952年属江苏省南通专区。1970年改属南通地区,1983年划归南通市。1994年撤县建市,由南通市代管。地处江海冲积平原,河道纵横交错成网格状。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豆类、油菜籽、花生并产蚕茧、禽畜和水产品等。为省内特种经济作物黄麻、薄荷、留兰香、芦笋、小辣椒的主要产地之一,所产多加工出口。工业有冶金、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化学、建材、建筑、食品等。名产颐生茵陈酒。青龙港为海门沿江航运中心,新设海门—崇明汽渡、海门—太仓汽渡。掘青、通吕、通启寅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东洲公园、余东镇法光寺。纪念地有海门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及张謇纪念馆等。


猜你喜欢

  • 容州路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升容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普宁县 (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北流、陆川三县地。后复为容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容州置,治普宁县(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及北流市北部地。后复降为州。

  • 殿自鸣钟

    传说三国魏时殿前钟无故自鸣,张华以为蜀铜山崩的感应。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九十七引《异苑》:“魏时,殿前钟大鸣,震骇者众。张华曰:‘此蜀山毁,故钟应之。’蜀都寻上事,皆如华言。”又卷一百八引《异苑》:“魏时殿前钟无故大鸣。张华曰:‘蜀铜山崩。’果然。”

  • 监兑同知

    即“管粮同知”。

  • 中秋月二首

    【介绍】:李峤作。第一首于“东风万古吹”的永恒中流露出沉重的怅憾,“不长出轮枝”即其表征。第二首命意尤深,“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二句,似乎不仅在感叹天象之不如人意,而且还意味着人事上的缺憾。这与“千里共婵娟”的一般命意自不相同。

  • 尻轮神马

    《庄子.大师宗》:“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成玄英疏:“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 尻,臀部。庄周设想以臀部作为车舆,以自己的精神意识作为驾车的骏马,这是强调不

  • 太子坊事

    官名。唐开元二十七年(739)置,为内侍省太子内坊局属官,掌序导宾客,员五人,从八品下。 【检索太子坊事 ==>】 古籍全文检索:太子坊事     全站站内检索:太子坊事

  • 巴拉玛

    见“巴拉人”(410页)。

  • 中朝

    ①朝中。储光羲《贻主客吕郎中》:“上士既开天,中朝为得贤。”②泛指中国。王建《寄杨十二秘书》:“新诗欲写中朝满,旧卷常抄外国将。”③汉代朝官自武帝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指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等官。王绩《过汉故城》:“群后崇长乐,中朝增建章。”③东晋偏安江左,称建都中原时的西晋为“中朝”。朱湾《宴杨驸马山亭》:“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

  • 内侍高班

    官名。北宋置,为内侍阶官,位内侍高品下,内侍黄门上。元丰改制,定从九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内侍官名,改为右班殿直。金泰和二年(1202)复置,为内侍寄禄官,从八品。 【检索内侍高班 ==>】 古籍全文检索:内侍高班     全站站内检索:内侍高班

  • 雨随车

    同“甘雨随车”。清宋琬《谒先大夫于名宦祠》诗:“汉庭循吏传,不数雨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