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弓马子弟所
官署名。南宋孝宗时有御前弓马所,后罢。开禧二年(1206)复置,以御前弓马子弟所为名。设提举官一员,干办官二员,并兼押教官,招募现在军、离军兵官及品之官家或良家子弟,不限有无官资或武举有学籍生员,年在三十岁以下,身高五尺五以上,有小使臣一人为保,共五百人入所教阅武艺,每一百人设弓马都头一员,提举官每年抽试一次,合格者,量其武艺人材补转官资。隶枢密院。
【检索御前弓马子弟所 ==>】 古籍全文检索:御前弓马子弟所 全站站内检索:御前弓马子弟所
官署名。南宋孝宗时有御前弓马所,后罢。开禧二年(1206)复置,以御前弓马子弟所为名。设提举官一员,干办官二员,并兼押教官,招募现在军、离军兵官及品之官家或良家子弟,不限有无官资或武举有学籍生员,年在三十岁以下,身高五尺五以上,有小使臣一人为保,共五百人入所教阅武艺,每一百人设弓马都头一员,提举官每年抽试一次,合格者,量其武艺人材补转官资。隶枢密院。
由一族一姓世代承袭的职官。起源于商周,后世沿之。各朝允许传承的职位不一。《孟子·告子下》: “士无世官。”赵岐注: “仕为大臣,不得世官,贤臣乃得世禄也。”明朝多以武职为世职,如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分袭职、替职二种; 都督、都指挥使、留守等一般不得为世职,仅有出特恩为世职者。又历朝掌管天文的官吏多为世官。古代某官世代由一族一姓执掌,称为世官。如周的祖先弃世为后稷,汉代司马谈、司马迁两代为
区片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北区的西北部,是进入深圳市的门户。旧名凤水,与粉岭相邻。是北区历史久远的重要市镇。旧为粤港商人、水客私枭的常聚之地,现已建为现代化工业新市镇和大型公共住宅区。有廖氏祖祠和纪念开村祖先的“万石堂”祖祠。
在今江苏溧阳市北三十里。宋 《景定建康志》 卷19: 泾渎 “水自金坛县界来,入长塘湖。《镇江志》 谓: 晋、宋旧有此渎,隋大业初县令达奚明又加疏决”。《清一统志· 镇江府一》: 泾渎,“ 《新志》: 明成化间,知县靳璋、符观,相继浚凿,水势深阔,至今民赖其利”。
?—3 西汉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字子叔。元帝皇后王政君庶弟。成帝建始元年(前32)赐爵关内侯。河平二年(前27),与兄谭等五人同日受封,为红阳侯。性骄奢,父子藏匿奸猾亡命,宾客为群盗。永始二年(前15)位特进,领城门兵。大将军王商卒,依次第当辅政,以使客勾结南郡太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乾隆庚戌,金陵风雅,于斯为盛。吾乡孙补山宫保为总督,沧州李宁圃翰林为知府,泾阳张荷塘孝廉宰上元,辽州王柏崖廪生为典史,西江陶莹明经为茶引所大使,盱眙毛俟园孝廉为上元广文,随园唱和,殆无虚日。”
即今贵州天柱县北邦洞镇。《清一统志·镇远府》“县前铺”条下:又有“邦洞铺”等,“皆天柱县管理”。“邦洞”系侗语音译,意为稻谷多的地方。
前506—? 春秋末吴国(一说鲁国)人,言氏,名偃,字子游。孔子学生。以文学著称。为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宰时,以礼乐为教,境内有弦歌之声。曾与孔子讨论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记录为《礼记礼运篇》。 【检索子游 ==>】 古籍全文检索:子游 全站站内检索:子游
源见“碧纱笼”。指精心收藏。清 袁枚《与徐紫庭方伯》:“蒙赐七律二章,写物外之风花,纪雪鸿之爪迹,至今碧纱笼护,当作兰亭醉本看矣。” 【检索碧纱笼护 ==>】 古籍全文检索:碧纱笼护 全站站内检索:碧纱笼护
即虒奚。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内潮河西岸。《汉书地理志》: 渔阳郡有 “厗奚” 县。王先谦补注: “王念孙曰厗皆当虒。” 东汉改为傂奚县。
?—前374 战国时韩国人,名傀(一作廆),又称侠侯累。韩哀侯时(一作韩烈侯)为相国。与在朝重卿严遂(严仲子)有仇。后为严遂所遣刺客聂政刺死。 【检索侠累 ==>】 古籍全文检索:侠累 全站站内检索:侠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