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圣武记

圣武记

书名。清魏源撰。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书并刊行。二十四年(1844)、二十六年(1846)重订。14卷。前十卷为纪事本末体。卷一:开国龙兴记一、二、三、四、五;卷二:康熙戡定三藩记上、下;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一、二、三,康熙亲征准噶尔记、雍正两征厄鲁特记;卷四:乾隆荡平准部记、乾隆戡定回疆记、乾隆绥服西属国记、乾隆新疆后事记、道光重定回疆记、道光回疆善后记;卷五:国朝抚绥西藏记上、下,西藏后记,乾隆征廓尔喀记;卷六:国朝俄罗斯盟聘记、俄罗斯附记等;卷七:雍正西南夷改流记上、下、乾隆初定金川土司记、乾隆再定金川土司记、国朝甘肃再征叛回记、乾隆湖贵征苗记、道光湖粤平瑶记;卷八、九、十是有关各地农民起义记载,是作者阐述清初建国,定鼎北京,绥服漠南、漠北蒙古,平定三藩、准噶尔部贵族、大小和卓木、张格尔等之乱,及经略金川、西藏、哈萨克、布鲁特(今柯尔克孜),镇压回族、苗族、瑶族和各地农民起义等史实。后四卷是作者对有关军事问题的议论。凡练兵之方,治军之法,筹饷之道,应对之策,皆所论列。除以上两部分外,还穿插着其使用重要史料之附录。是书取材极富,除经书、正史、实录、方略、地方志及私家著作外,还有亲自采访的传说。是有清一代第一部以专题私撰清代历史的著作。其中尤以对蒙古各部及中亚地区各族的研究篇幅最多。为研究清代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藏族、苗族、瑶族,以及中国西南地区各族与清朝政府关系的重要参考书。因取材不尽为第一手资料,且在论述过程中,完全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讹误屡有所见,使用时需慎重。

猜你喜欢

  • 大昆仑山

    即今越南南岸外之昆仑岛。明王宗载《四夷馆考》卷下:“(外罗山)八昼夜可抵占城海次,十二昼可抵大昆仑山。”

  • 叙州路

    元至元十八年 (1281) 改叙州置,属四川行省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治所在宜宾县 (今四川宜宾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宜宾、自贡、富顺、高县南溪等市县地。明洪武六年 (1373) 改为叙州府。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升叙州置,治宜宾县(今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宜宾、自贡、富顺、南溪

  • 荣孝子

    河南遂平人。无名。家境中落,贫甚。父卒后,奉母居栖流铺,行乞养母。所得先供母食,有余方自食。以孝子知名。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子之相燕,贵而主断。

    苏代为齐使燕。”子之相燕之时,《史记燕世家》记载燕王哙三年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啥三年为前318年。苏代此时能为齐使燕,年岁当以三十上下为宜。以此上推,则其生应在前348年前后。苏代籍贯,以《战国纵横家书》及《战国策》苏秦自称观之,当以东周雒阳为是。

  • 燕京路

    金天会三年 (1125) 以燕山府路改置,治所在析津府 (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宁河、武清县及河北容城以北,易县、紫荆关以东和内长城以南地区。贞元元年 (1153) 改名中都路。元太祖十年 (1215) 复为燕京路,治所在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隅)。至元二十一年 (1284) 改名

  • 释惟简(1012一1095)生。

    宝月大师惟简,字宗古,姓苏氏,眉之眉山人。于余为无服兄。九岁,事成都中和胜相院慧悟大师。十九得度,二十九赐紫,三十六赐号。其同门友文雅大师惟庆为成都僧统,所治万余人,鞭笞不用,中外肃伏。庆博学通古今,善为诗,至于持律总众,酬酢事物,则师密相之也。凡三十余年

  • 公元1783年。

  • 陆云公

    【生卒】:511—547南朝梁吴郡吴人,字子龙。陆闲孙。幼读《论语》、《毛诗》、《汉书》。好学有才思,州举秀才,累迁诸王行参军。武帝召为尚书仪曹郎,累迁中书黄门郎,兼掌著作。善弈棋。有集。

  • 北山

    读音:Běishān《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 王庭秀

    宋明州慈溪(今属浙江)人,字颖彦。政和进士。历官州县。以弃伪楚南归,擢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曾论黄潜善卖官售宠之恶。建炎三年(1129),苗刘之变,他与郑悫力争不宜去高宗帝号,出知瑞州。复召为吏部郎,累迁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与宰相议事多不合,引疾求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