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俄阿补
见“勒俄特衣”(1987页)。
见“勒俄特衣”(1987页)。
【生卒】:506—572南朝陈琅邪临沂人,字公济,或作公齐。王通弟。博涉书史,恬然清简。自梁武帝至陈宣帝,历仕两朝各帝,官至尚书右仆射。梁武帝谒园陵,劢尝随事应对,赋诗,帝甚嘉之。
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垂拱元年四月四日,故中书令汾阴公府功曹姓名谨状。”时炯在长安。《旧唐书》文苑上杨炯传:“则天初,坐从祖弟神让犯逆,左转梓州司法参军。”又云:“(杨德干)子神让,天授初与徐敬业于扬州谋叛,父子伏诛。”按徐敬业举兵及丧败在上年秋冬
《汉书.儒林传.王式》:“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诛,……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亡谏书?’式对曰:‘……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无谏书。’使者以闻,亦得减死论。” 汉.王式为昌邑王师
在今辽宁抚顺市北富尔哈附近。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明马林军被后金努尔哈赤军败于此。 【检索飞芬山 ==>】 古籍全文检索:飞芬山 全站站内检索:飞芬山
即万阳山。在今江西、湖南两省边境。《清一统志·衡州府一》:万洋山“在酃县东南八十里。一名石含山。延亘三百里,中多古木怪石,接江西吉安府龙泉县、永宁县,南安府崇义县,长沙府茶陵州,郴州桂东县界”。又称万阳山,古名石含山。在湖南、江西两省边境,跨江西省永新、宁冈、遂川、井冈山和湖南省茶陵、炎陵、桂东等县市。为罗霄山脉中段。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山脊线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南风面在江西
见“目中无人”。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如果遇到对方有弱点,就更加盛气凌人,~。”
又称汉军八旗。清代八旗组织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编制与八旗满洲相同,惟社会政治地位低于八旗满洲,亦低于八旗蒙古。天聪五年(1631)正月,皇太极将降附的汉人由满洲大臣家下拨出,另编汉军一旗,是为汉军独立编旗之始。崇德二年(1637)七月,分汉军为左、右翼二旗,旗色均用
同“瓜绵”。清 李渔《陈宗来中年乏嗣闻庭中木瓜结实是生儿佳兆也》诗之一:“故园芳讯到天涯,子瓞绵绵兆在瓜。” 【检索子瓞绵绵 ==>】 古籍全文检索:子瓞绵绵 全站站内检索:子瓞绵绵
唐人。布衣。以策干韩愈,愈转荐于裴度,献计擒吴元济。
傣语音译,意为“寨母”。旧时云南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基层政权的主要当权头人。由农村公社首领逐渐演变而来。男性。地位次于波曼(寨父),与陶格(乡老)、波板(通讯联络员)和一个“先”级头人联合组成“村社议事会”,并为议事会的召集人。对内负责处理村社日常行政事务,对外代表村社。由村社成员选举产生,但要经上级土司委任,并授予※“叭”、※鲊”等头衔。原来具有村社公仆性质,随着社会的封建化,逐渐演变为居于村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