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焉支山

焉支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又作焉耆山、燕支山、删丹山。位于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永昌县西。其地树木繁茂,水草丰饶,冬暖夏凉,为匈奴人重要驻牧地,与生计攸关。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匈奴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失其地,为歌悼惜之:“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西河旧事》)

猜你喜欢

  • 朱車爾

    读音:Zhūchē’ěr【综】 清驻防索伦正红旗中有朱车尔氏,世居嫩江(259,260)。

  • 拂舞歌辞

    【介绍】:李贺作。此诗由“拂舞歌声”起兴,写繁华兴盛可转为衰败冷落,又从汉武帝饮露求长生,写到炼丹成仙,即使果真像老龟“背有八卦称神仙”,也不值得羡慕。诗人意味深长地指出,世上的事物总有消亡的一天,只有大自然才会生机无穷,绵绵不断。但他又认为饮酒作乐胜过服丹求仙,则又是及时享乐的落后思想了。此诗是为讽刺唐宪宗为首的上层统治者服丹求仙、妄想长生不老的荒诞行径而写的,当作于在长安任奉礼郎时。

  • 熟溪桥

    位于浙江武义东南熟溪上。为伸臂式木梁桥。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后屡坏屡修。全长135.7米,宽4.8米,九孔石墩,全系舟形。桥上建有廊屋四十九间,重檐歇山顶,浮雕精美,气势宏伟。 【检索熟溪桥 ==>】 古籍全文检索:熟溪桥     全站站内检索:熟溪桥

  • 鸾回镜满

    形容飘逸迷人的舞姿。北周庾信《和咏舞》诗: “步转行初进,初飘曲未成。鸾回镜欲满,鹤顾市应倾。” 参见:○孤鸾照镜 【检索鸾回镜满 ==>】 古籍全文检索:鸾回镜满     全站站内检索:鸾回镜满

  • 临邛四壁

    源见“家徒四壁”。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明 梅鼎祚《玉合记.诇约》:“当垆没个人偎守,更临邛四壁堪愁。” 【检索临邛四壁 ==>】 古籍全文检索:临邛四壁     全站站内检索:临邛四壁

  • 花花绿绿

    形容颜色艳丽纷繁。叶绍钧《多收了三五斗》:“陈列在橱窗里的花花绿绿的洋布,听说只要八分半一尺。” 并列 形容颜色绚丽,景象纷繁。叶绍钧《多收了三五斗》:“陈列在橱窗里的~的洋布,听说只要八分半一尺。”△用于形容颜色或景象。

  • 除夕,陆游得制置司檄,除朝奉郎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催赴新任。

    其《乙未元日》诗自注:“除夕得制司檄,催赴官。”

  • 同文堂刊《听月楼》二十回。

    是书无名氏撰。首嘉庆壬申无名氏序。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序云:“万物俱生于情,何况人乎!情涉淫邪,情邻怨恨,情至忧思,情形悲苦,皆不得谓之情。以有情为情,自勉强而出,其情不真;以无情为情,情由自然而生,其情倍笃。《听月楼》一书,宣登鳌之吟玉人来,痴

  • 刘长佑

    1818—1887 清湖南新宁人,字子默,号荫渠。拔贡出身。咸丰二年(1852)随江忠源等堵击太平军,后编入湘军。六年援赣,攻陷袁州(今宜春)、临江(今樟树)等地。九年追击石达开于宝庆(今邵阳)、庆远(今宜山)。次年擢广西巡抚,镇压境内天地会起义,击杀大成国领袖陈开。同治元年(1

  • 东阿之治

    《文选》卷二四晋.潘尼(正叔)《赠河阳》诗唐.李善注引《说苑》(按:今本刘向《说苑》正文不载,附于书后佚文中):“子奇年十八,齐君使治阿,既行,齐君悔之。遣使追,使者返曰:‘子奇必能矣,共载者皆白首者也。’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为耕器。魏闻童子为君,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子奇治阿,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织,使百姓安居乐业。阿民心大振,此是富强之本。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