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刮垢磨光

刮垢磨光

刮除污垢,磨出亮光。指努力使旧事物重显光辉。也用以比喻仔细琢磨,精益求精。唐代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占:具有。率以录:全都加以录用。名一艺者:以一种才能著称的人。庸:用。爬罗剔抉:指搜罗选拔人才。


连动 刮去污垢,磨出光泽。比喻仔细琢磨、精益求精。原指精心造就人才或勤苦学习。有时比喻纠缠琐事。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元·王实甫《西厢记》:“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学成满腹文章。”明·沈鲸《双珠记·元宵灯宴》:“涿郡鄙夫,雕虫小技,焚膏费终岁之钻研,~,窃古人之糟粕。”△褒义。有时含贬义,用于描写学习的态度。→精益求精


猜你喜欢

  • 凤池驿

    在今江西黎川县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凤池驿“在县北。宋淳祐元年建,元末废”。

  • 小可汗

    官名。西突厥处罗可汗立,置二人,分统所部。

  • 洪文衡

    【生卒】:1560—1621明徽州歙县人,字平仲。万历十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考功主事,因故引疾归。起补南京工部郎中,办事悉按定章,拒绝中官勒索,节冗费。进太常卿。时特起顾宪成,忌者惧其进用,上疏攻之。文衡抗章申雪。官至太常卿。

  • 读音:fǔ【源】 周时有内府、外府之官(《周礼》天官之属,内府掌管皇室仓库,外府掌管国内财货之出纳),世其官者以为氏(60,62)。亦见《姓苑》(21)。【望】 京兆(17,418)。【布】 上海嘉定(351)、台湾台北(64,68,261)、江苏、江西井岗山、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人】 府悝,汉时司徒掾(1,7,17,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景谷,福建之邵武,山西之太原、运城、灵

  • 大夫

    ①官名。(1)有固定职司的官署长官。殷、周官制,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指低于卿,高于士的官僚阶层,有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县大夫、都邑大夫、公族大夫等。秦汉有御史大夫,为宰相之副。北魏初置八部大夫,相当于尚书八座。旋分尚书及诸外署为三百六

  • 孟景翼

    南朝昌平(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字道辅。道士。曾撰《正一论》,认为“道之大象即佛之法身”。梁武帝天监二年(503),令置大、小道正时,为大道中正。 【检索孟景翼 ==>】 古籍全文检索:孟景翼     全站站内检索:孟景翼

  • 姜绾

    【生卒】:1452—1507 【介绍】: 明江西弋阳人,字玉卿。成化十四年进士。由景陵知县擢南京御史。弘治二年,因劾南京守备中官蒋琮,被逮赴京论鞠,谪判桂阳。迁庆远知府,击斩当地少数民族首领韦七旋、韦万妙。升右江兵备副使,献策平岑猛,请改流设官,廷议从之。仕终河南按

  • 钟(鍾)子仁

    明初福建上杭人。畲族。洪武十八年(1385),领导上杭畲、汉人民抗明,被知县邓致中镇压。 【检索钟(鍾)子仁 ==>】 古籍全文检索:钟(鍾)子仁     全站站内检索:钟(鍾)子仁

  • 翁广平

    【生卒】:1760—1842 【介绍】: 清江苏吴江人,字海琛,一字梅村。诸生。道光元年举孝廉方正。博学嗜古。善画山水,宗娄东派。工隶书。有《吾妻镜补》、《金石集录续》、《松陵文献》、《听莺居文钞》。 【翁广平作品 ==>】 

  • 帆游山

    在今浙江瑞安市北与温州市接界处。《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帆游山在“县北四十五里,东接大罗山,与永嘉县分界。为舟楫要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