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蕙辞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以种植蕙草来表明自己对培育贤材的心愿。后遂用为典实。
唐.柳宗元《种术》:“离忧苟可怡,孰能知其他。……留连树蕙辞,婉娩采微歌。”
【检索树蕙辞 ==>】 古籍全文检索:树蕙辞 全站站内检索:树蕙辞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以种植蕙草来表明自己对培育贤材的心愿。后遂用为典实。
唐.柳宗元《种术》:“离忧苟可怡,孰能知其他。……留连树蕙辞,婉娩采微歌。”
西汉元狩后置。治所约在今甘肃玉门市南,属酒泉郡。东汉废。 【检索天䧇县 ==>】 古籍全文检索:天䧇县 全站站内检索:天䧇县
书名。丁实存著。1943年成书。该书取材于《东华录》、《卫藏通志》、《大清会典》、《耆献类徵》、《宣统政纪》、《清史稿》、《筹藏奏牍》等书。概述西藏近300年受中央王朝统治之历史,详论清朝对蒙藏宗教政策与第五世达赖喇嘛对清输诚的原因。阐明驻藏大臣始设时间、设置原因,及其职权;考订自雍正至宣统朝百余名驻藏大臣在藏经营之事实。对近代西藏政治亦有所论述,可供研究清代西藏历史的参考。
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淄河岸边。春秋齐地,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望其国,即此。柏夷亮父 即“伯夷父”。 【检索柏寝台 ==>】 古籍全文检索:柏寝台 全站站内检索:柏寝台
述补 骨肉,父母视子女为骨肉。感情亲近,如同对待自己的儿女。[例]他们对待福利院的孩子,亲如骨肉。△褒义。用来形容不同辈分的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情同骨肉 血脉相通 ↔势如水火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东南老爷岭。《金史·斡赛传》:穆宗讨纳根涅,“斡赛督军而进,至把忽岭西毛密水,及之,大破其众,纳根涅死焉”。
同“灞陵醉尉”。清尤侗《念奴娇.和羡门韵》词之一:“飞将高皇时不遇,却遇灞陵亭尉。”
在江苏省海门市西南部、浒通河两岸。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上三和,人口5000。昔有徐、杜、沈三家开设小店,名三和镇,后因重名改今名。1949年为三和乡,1957年滨海、三民、路南等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4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
明四川内江人,字克斋。嘉靖间举人,官至正郎。师事赵贞吉及欧阳德。师之言行,皆一一笔录,认真学习。耿定力尝称贞吉法言危语,砭人沉痼;祥温辞粹论,辅人如参苓,其使人反求而自得本心一也。著有《识仁定性解》。
1800—1875 清安徽当涂人,字谦甫(一作父),一字季里,别号谢山居士、江上蹇叟。精通音韵,“兼深史学,留意时务”。道光元年(1821)中举人,历任安徽青阳、直隶临城训导,湖南安仁知县。咸丰十年(1860)秋,入曾国藩幕,后任江西永宁知县等。曾校证明末吴应箕著《楼山
南朝梁置,属安州。治所在宋广县(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 南朝梁置,治宋广县(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南一带。隋开皇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