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快剪刀
(并,bīng)并州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后世常省称“并剪”或“并刀”。
(并,bīng)并州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后世常省称“并剪”或“并刀”。
读音:Tiā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山西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并注此音; 《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金有挑挞。”未详其源。
【生卒】:1414—1486 【介绍】: 明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正统十年进士。除修撰。郕王监国时,入内阁,参机务。反对南迁,主张抵抗瓦剌。景泰中官兵部尚书。英宗复辟,被诬下狱,废为民。成化初以旧官入阁,上疏陈勤学、纳谏、储将、防边等八事,帝嘉纳之。后迁兵部、
官名。简称知州。宋朝地方行政区划州的长官,职掌略同于知府事。官名。宋初分命朝臣出守各州,号知军州事。军指兵,州指民政,为州的长官。见《宋史·职官七·府州军监》。
字处厚,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第进士。历监察御史里行、通判怀州。知登州,更定《配岛法》,沙门岛囚众得全活者多。入为三司盐铁判官,论新法不便,出知济、兖二州。元祐初,召为司农少卿。历权工部、户部侍郎。告老,改河北都转运使。绍圣中,坐附司马光落职致仕。终年八
东汉末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为当地强族大帅,聚众万余人屯守。兴平二年(195),孙策遣朱治逐吴郡太守许贡而据其郡,贡遂依之。建安二年(197),吴郡太守陈瑀图袭孙策,诱之使为内应。四年,为策所攻,乃奔余杭(今属浙江),其余党仍为吴之后患。 【检索严白虎 ==>】 古籍全
在今湖北洪湖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7沔阳州: 黄蓬山 “山下有湖为黄蓬湖。元末徐寿辉陷沔阳,陈友谅起兵于黄蓬以应之。友谅,沔阳人。其父黄蓬渔子也”。《清一统志·汉阳府》: 黄蓬湖 “在沔阳州东南一百四十里黄蓬山下,纳茅埠口、许家池诸水,连大舍、白螺、上洪等湖,趋复车河,达新滩入江”。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北十里黄悦岭东南麓。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南宋词人。绍兴进士。曾任建康留守。其词风格豪迈。《清一统志江宁府》:张孝祥墓“在江浦县北十里七乳山”。1971年南京市博物馆在江浦县黄悦岭发掘了张孝祥之子张
【生卒】:?—76 【介绍】: 东汉琅邪姑幕人,字少子。年八岁为人牧豕,过徐子盛学舍,因留听讲,为诸生拾薪。数年苦学不倦。明帝时拜博士,迁左中郎将。数纳忠言,名播匈奴。官至侍中祭酒。 【承宫作品 ==>】
河南陈州(今淮阳)人。诸生。侍奉父母皆孝顺,为父治痪病二十七昼夜不倦。办父母丧事,皆哀毁柴立。康熙中,出米粟接济贫穷之家,代偿逋赋,代赎鬻出子女等。 【雷显宗作品 ==>】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属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六年(623)废入穰县。 ②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属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熙宁三年(1070)废。政和五年(1115)复置,金贞祐四年(1216)又废。兴定元年(1217)复置。明洪武四年(1371)改为太原县。 古县名。(1)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