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郭畀卒,年五十六。

郭畀卒,年五十六。

俞希鲁《郭天锡文集序》:“其祖母祷于神而得君,故其名畀,而字以天锡也。晚年号退思,以自抑其兼人之过。方其教授吴江,辟掾丞相府,人谓骎骎要途,将自此升,而竟弗克寿,年才五十六耳。”(转引自《元代画家史料》)倪瓒《题郭天锡画序》:“天锡掾郎与予交最久,死别忽忽二十馀载,念之怅恨,如何可言。……至正二十三年岁在癸卯,十二月十日夜,笠泽蜗牛庐中。”(《清门阁集》卷三)[按,《历代名人年谱》以其生年为大德五年(1301),卒年为至正十五年(1355)。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死于元顺帝后至元元年(1335),年五十六。”陈高华以为其所记之误,系缘于误读资料所致。参看《文物》1965年第8期宗典《辨郭畀非郭祐之及其伪画》一文。]郭畀(1280—1335),字天锡,晚号退思,镇江人。历任饶州路鄱江书院山长、处州青田县腊源巡检。调平江路吴江州儒学教授,未上,江浙行省辟充掾吏。著有《客杭日记》一卷、《云山日记》二卷(《横山草堂丛书》本)、《快雪斋集》一卷(《横山草堂丛书》本)。俞希鲁《郭天锡文集序》:“吾友郭君天锡之子启,一日捧□□□门而告余曰:‘此启先君子文集也。惟不幸弃诸孤时,启方孩提未有知,今二十馀年矣。平生著述诗文,散失之馀,搜罗箱箧,残编断简,仅得若干首,厘为若干卷,缮写成帙。而碑阴先友,惟先生在。傥赐观览,而叙冠其端,俾得以传世,则先君子为不朽也。’……君少于余一岁,童丱相从,意气已相得。然惟以学问相濯磨,戏言狎态未始一形于声音笑貌也。……君身长八尺馀,美须𩑺,善论辩,通国语,倜傥略边幅,堂堂然伟丈夫也。王公大人见之,莫不竦然起敬。且长于书画,吴兴赵公子昂,渔阳鲜于公伯机,蓟丘李公仲宾,房山高公彦敬,曹南商公德符,皆相与颉颃。碌碌馀子,视之若无人。而喜与方外之士游,谈空核玄,往往挫其机锋,抉其微妙,山林清馈,踵接于门,一时名声藉甚。……至正十五年八月既望,儒林郎、松江府判官致仕俞希鲁谨识。”

猜你喜欢

  • 唇齿相须

    同“唇亡齿寒”。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见“唇齿相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谢万曰)~,不可以偏亡。”

  • 上岸

    指今中南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俗分诸国为上、下岸,以真腊、占城为上岸,大食、三佛齐、阇婆为下岸。”上、下岸或以马六甲海峡为准而区分。

  • 铁谢镇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三十里铁谢村。其西有东汉光武帝陵。

  • 骑兵

    武官名。三国魏置五兵尚书,其中有骑兵曹,后历代因之。又自晋以后,节镇幕僚置骑兵参军。

  • 毕士安

    【生卒】:938——1005 字仁叟,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乾德进士。累授殿中丞、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军、知制诰、翰林学士。景德初,疏呈选将、饷兵、理财之策,为真宗所嘉纳,拜参知政事,荐寇准可为相,遂并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契丹南犯,与准请真宗亲征。和议成,选将镇

  • 丁固梦松

    《三国志.吴书.孙皓传》“以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为司徒、司空”裴松之注引《吴书》曰:“初,固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 三国吴丁固梦松树生腹上,自圆其梦,认为十八年后,当位至三公。后果为司徒,恰与

  • 苞信县

    ①又作褒信。东晋侨置,属新蔡侨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内。南朝宋属南新蔡郡。南齐后废。 ②南齐改西苞信县置,属北新蔡郡。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梁为义州义城郡治。隋开皇初改为殷城县。 ③亦作包信县。南朝宋改褒信县置,属豫州新蔡郡。治所在今河南息县东北包信镇。

  • 齐康县

    南齐置,为齐康郡治。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南。隋开皇时改为隋康县。古县名。南朝齐改徐闻县置,治今广东省徐闻县南。为齐康郡治。隋开皇初又改为隋康县。

  • 達榮巴

    读音:Dárónɡbā【源】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 华克穆河

    在清唐努乌梁海东境,为伊克克穆河南源。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小叶尼塞(胡亚克姆)河。《清一统志乌里雅苏台统部》:扎萨克图汗乌梁海一佐领“北临贝克穆河,西与南俱临华克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