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宋史·蔡抗传》

《宋史·蔡抗传》


宋史
原文
    (蔡)抗字子直。中进士,调太平州推官。闻父疾,委官去。稍迁睦亲宅讲书。英宗在宫邸器重之请于安懿王愿得与游每见必衣冠尽礼义兼师友再迁太常博士,通判秦州,为秘阁校理,乞知苏州。州并江湖,民田苦风潮害,抗筑长堤,自城属昆山,亘八十里,民得立塍竭,大以为利。徙广东转运使。岑水铜冶废,官给虚券为市,久不偿。人无所取资,聚而私铸。抗尽给之,人得直以止。番禺岁运盐英、韶,道远,多侵窃杂恶。抗命十舸为一运,择摄官主之,岁终会其殿最,增十五万缗。英宗立,召为三司判官。广部去京师远,不即至,帝见南来者必问之。及入对,谕曰:“卿乃吾故人,朕望于卿者厚,勿以常礼自疏也。”以史馆修撰同知谏院。方议安懿王典礼,抗引礼为人后之谊,指陈切至,涕泪被面,帝亦感泣。都城大水,抗请见,帝迎问之,抗推原变异,守前说以对。大臣畏其谏,列白为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帝惜其去,曰:“第行,且召矣。”郡兵番戍,室家留营多不谨,夫归辄首原,抗下令悉按以法,戍者感焉。帝不豫,趣命为太子詹事,未至而神宗立,改枢密直学士,知秦州。过阙,帝见之,悲恸不自胜,曰:“先帝疾大渐,犹不忘卿。”遂赴镇。秦有质院,质诸羌百余人,自少至老,扃系之,非死不出,抗皆纵释,约毋得擅相仇杀。已而有犯者,斩以徇,莫敢奸令。
    居数日,梦英宗召语,眷如平生,欲退复留。觉为家人言,感念戲欷。及灵驾发引之旦,东望号恸,见僚佐于便室,骤得疾卒,年六十。特赠礼部侍郎,又欲赐谥,吴奎曰;“抗以旧恩,自杂学士赠官,已逾常制。”遂止。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七》

译文
    蔡抗字子直。考中进士,调任太平州推官。听说父得病,弃官而去。逐渐提升为睦亲宅讲书。英宗在宫邸(为王子)时,很器重他,向安懿王(英宗的父亲)请求,希望能够和他交游,每次见到蔡抗时,必定衣冠整肃完全合于礼制,两人关系是师生也是朋友。两次升迁任太常博士,做秦州通判,任秘阁校理,他请求任苏州知州。苏州靠着长江和太湖,民田苦于风潮之害,蔡抗修筑长堤,从州城连接到昆山,长八十里,百姓因此得以修起堤堰,获得非常大的便利。调任广东转运使。岑水冶铜场废弃已久,官府用空头凭券向冶铜者支付,长时间不予偿还(付现钱)。这些人无处获取生活资本,聚在一起而私下铸铜钱。蔡抗把所欠券额全部偿还,人们得到现钱就停止了私铸。番禺每年运盐到英州、韶州,路途遥远,出现很多侵吞盗窃、掺杂低劣的情况。蔡抗命令十条船作为一组运输,选择兼职的官员主管,年末评出做得最好与最坏者,(因这一措施)每年增加了十五万贯钱的收入。英宗即位,征召他担任三司判官。广东距离京城遥远,不能马上到京,英宗见到从南方来的人一定问及蔡抗。等到蔡抗入朝面见时,英宗告诉他说:“你是我的老朋友,我对你寄以厚望,不要按照常规礼制自我疏远。”以史馆修撰的身份(与人)一同主管谏院。当时朝廷正商议尊重安懿王的典礼之事,蔡抗引用礼中为人继子的道理,指明陈述恳切周至,泪流满面,皇上也感动得哭了起来。都城发大水,蔡抗请求入见,英宗迎接他询问,蔡抗推究灾异事件的原因,仍坚守前人的说法(“天灾出于人祸”)来回答。大臣害怕他进谏,陈奏他为知制诰,升迁为龙图阁直学士,出任定州知州。英宗对他离去感到惋惜,说:“(你)只管去(赴任),(我)将召(你回来)。”州兵轮番戍守,家室留在营中行为多不检点,丈夫出守回来后就自首以求原谅,蔡抗下令全部按照法律惩处,出守的士兵很感激。英宗患病,赶快任命蔡抗为太子詹事,蔡抗未至京城而神宗即位,改任枢密直学士,出任秦州知州。经过朝廷,神宗见到他,悲痛得不能控制自己,说:“先帝病危,还没有忘记你。”于是蔡杭就去秦州赴任了。秦州有关押羌族人质的场所,关押羌族一百多人质,从少年到老,关禁束缚,直到死去,蔡抗把他们都释放了,和他们约定出狱后不再擅自仇杀。不久有犯禁的,蔡抗杀死他来示众,再没有违犯禁令的了。
    过了几天,蔡抗梦见英宗召他说话,还像平时那样眷宠,他想告退又留下。醒后对家人讲起,感恩想念而哭泣。等到英宗灵柩出发去墓地的那天早上,他望着东方大哭,在便室中接见部属官吏,突然得病死去,享年六十岁。朝廷特地赠予礼部侍郎,皇上又想赐以谥号,吴奎说:“蔡抗因为旧恩,以杂学士追赠官职,已超过了常规礼制。”于是作罢。

《宋史·蔡抗传》    

猜你喜欢

  • 黄所志

    【生卒】:1246—1304宋元间龙兴路富州人,字志尹。元世祖至元十五年被元兵所俘,鬻于长安郑子诚家,子诚命诸子师事之,遂家长安。

  • 阮啸

    源见“苏门长啸”。指阮籍长啸。表示愤世狂放情怀。宋 李宗谔《清风十韵》诗:“阮啸经时尽,齐蝉度日吟。” 【检索阮啸 ==>】 古籍全文检索:阮啸     全站站内检索:阮啸

  • 曹彪

    字朱虎,曹操子。魏文帝封为弋阳王,明帝改封楚王。嘉平元年(249),兖州刺史令狐愚与太尉王凌谋迎他为帝,事败后被迫自杀。 【生卒】:?—251 【介绍】: 三国魏沛国谯人,字朱虎。曹操子。汉献帝建安中封寿春侯。魏文帝黄初三年,封弋阳王,徙封吴王。七年徙封白马王。明帝

  • 烦恼

    佛教谓迷惑不觉。亦泛指忧愁苦闷。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观》:“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

  • 钱起曾过王维宅,有诗《过王舍人宅》、《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 王邦直

    明山东即墨人,字子鱼,号东溟。岁贡生,嘉靖间任盐山县丞。上书论时政十事。世宗有勿以官卑废言之旨。后罢归,殚精声律之学,坐卧小阁二十年,成《律吕正声》六十卷,万历间邑人周如砥上其书,诏史馆采用。

  • 石恪

    【介绍】:字子专,成都郫县(今属四川)人。五代后蜀时画家,工释道人物。性滑稽,喜为嘲谑之诗。后蜀亡,降宋,奉敕画汴京相国寺壁画。工毕返蜀时,卒于途中。《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传为卒后显形赠人之作。

  • 金石之交

    汉.班固《汉书.淮阴侯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金石有坚固与长久的特点,因以“金石之交”比喻坚贞不渝的友谊。《续故苑.梁遣使聘蜀书》:“今专驰卿列,备违衷怀,重论金石之交,别卜埙篪之分。”偏正 像金石那样坚固的交情。比喻坚贞牢固的友情。宋·勾延庆《锦里耆旧传》:“今专驰卿列,备达衷怀,重论~,别卜埙篪之分。”△褒义。常用于写朋友间的亲密交情。→刎颈之交 ↔酒肉朋友。也作“金石交”、“

  • 林启

    1838—1899 清末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迪臣。光绪进士。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杭州知府,次年在杭州创办中国第一所蚕丝学校——蚕学馆(今浙江丝绸工学院和绍兴地区农校蚕科前身),任总办,授以栽桑、养蚕、制丝课程,开创中国纺织教育事业。培养的毕业生继而在全国各地兴办起

  •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由总司令部的政治训练处演变而来。设部长一人,上将级;副部长二人,中将级。下设部长办公厅、总务厅及第一至第三厅。部长办公厅,掌理全部例行事务、关于部长、副部长交办的重要事件以及文电承转事务。设秘书长一人,中将或少将级,下设秘书、副官及事务人员若干人。总务厅掌管全部的人事、财务管理、文书业务,设厅长一人,中将或少将级,副厅长一人,少将级。下辖处、科及印刷厂、运输队等。第一厅主管